這趟日本旅行,覺得日本好玩在好吃好買,不管在任何店,完全沒有踩到地雷,每一間不管是名店或不起眼的小店,食物都好吃,甚至連超商的三明治,超市的壽司,都令我們念念不忘。價錢雖比台灣稍貴,不過服務好,品質優,我們大家都很滿意。
先介紹平價海鮮丼飯連鎖店:若狹家海鮮丼,我們吃的是鞘藥師通附近的那一家,外表不起眼,店面也小小的,東西不貴,大約1000多yen,不過以生的海鮮為主。
上面鋪了滿滿的鮭魚卵、海膽和生魚肉,淋上日式醬油,おいしい 。
這是將鮭魚卵換成鮭魚片,料好味美。
不吃生食的也有別的選擇,炙燒鮭魚飯,看起來也不錯。
四条河原町的名代豬排:
聽說這間店很熱門,常要排隊,所以我們大約五點到,裡面還沒什麼人,可以10個人坐在同一桌。桌上有各種醬料,店員會解釋,不過有聽沒有懂,還是猛點頭裝懂,反正每一種都試一試就知道自己喜歡哪一種了。首先來了一碗白芝麻,需要自己磨碎,磨的過程就會聞到濃濃的芝麻香味。
每個人都磨得很認真。
這是最經典的豬排餐,點80克的豬排餐女生就夠吃了,890yen約台幣270元,附飯、湯和茶,和台灣價錢差不多。豬排炸得外表酥脆,裡面充滿肉汁,而且豬肉會甜,配上獨門醬汁和Q彈的日本米飯,大兒子連吃了好幾碗,真的是CP質很高的一餐。
價目表
河原町的魚心壽司:
這間店的握壽司非常新鮮,價位和台灣的專業握壽司店差不多,我們一家四人花了台幣一千多元,所以不算太貴。
鮭魚握壽司上面的鮭魚片size比飯大許多,是飯配鮭魚,不是鮭魚配飯。
烤香魚,香香酥酥,魚肉很甜。
玉子燒是甜的,我們比較不習慣這種口味。
很Q彈的透抽握壽司,肉質新鮮,但有點韌,不容易咬斷,整塊吞會噎住,不過老公很喜歡,把它全解決了。
我最喜歡的干貝握壽司,很大又鮮甜,忘了價錢,但不會很貴。
其他各類握壽司,族繁不及備載,總之,就是好吃。
茶寮都路里:
這家位於祇園的茶寮都路里是我們到京都吃的第一間店家,從此大家就念念不忘,直說離開京都前一定要再來吃一次,因為太好吃了。排隊時貼心的店員除了指揮大家排隊位置外,還會用扇子幫忙搧風,雖然等了超過半小時,不過看看來往的遊客,也還不致太無聊。
快輪到我們了。
這麼大一碗冰,當然是兩人合吃一碗就好,裡面除了冰和冰淇淋,還有QQ的湯圓,抹茶味道不會苦,很甘淳。
這碗宇治金時份量比較適合一人吃,宇治是指宇治綠茶,金時就是金時豆,也就是紅豆,我一直以為宇治金時是一間店的名字呢,原來是抹茶紅豆冰。
這家店面是現代和風裝潢,很新又明亮,還有供應午餐。
超商的三明治和飯糰是我們的早餐,看起來和台灣的沒兩樣,但吃起來的味道完全不同,三明治的麵包不會乾,蛋是半熟的,加上拌了沙拉醬的馬鈴薯泥,整體很優,連續吃了幾天還不會覺得膩,飯糰的味道也調得很好。
這個銅鑼燒拿起來沉甸甸的,有重量感,裡面包的是紅豆加好幾顆完整的栗子,很新鮮的味道。
在日本購物的另一有趣的事,就是搶購超市8點打烊前的特價品,像這些麵包就打6折,幾乎快半價了,買了當隔天早餐剛剛好。
小孩最愛買超市特價壽司,像這盒滿是海鮮的便當在特價時只要台幣150元(這盒是沒特價時買的)。
這些都是小孩買的特價泡麵,一碗只要台幣17元,湯頭不錯,每天晚上大家都窩在一房間上網聊天到11、12點,吃消夜時大家爭著要吃泡麵,算是人氣商品。。
北大路的進進堂有名的歐式麵包,午餐時間可以選擇麵包吃到飽的附餐,每一種麵包都很可口,大人們普遍最愛明太子麵包。
這家店在哲學之道快到銀閣寺的左側大馬路上,裡面沒顧客,我們隨便找的,結果甜品也好吃。
京都之行在吃的方面如果真要挑一種不愛的,大概就是章魚燒吧,因為醬料真的好鹹,終於有台灣人勝出的料理了。